前男友借款95万余元久拖不还玩“失踪”,申沪律师代理上海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老话说,借钱容易还钱难!钱借出去的是情分,还回来的是仇人!上海的张女士恋爱期间借给男友近百万,对方久拖不还,还玩起了“失踪”,张女士该如何有效追回借款?
原来,张女士于 2013 年左右认识沈某,后过了一年左右,两人确立恋爱关系。
恋爱一年多后沈某如实坦白称,自己因涉及一起案件导致他的部分银行账户、微信账户等被冻结无法使用,于是沈某就以资金周转为由陆续向张女士借款,每次借款均系通过电话,很少通过微信。
考虑到两人关系,加之沈某在两人恋爱期间一直比较大方,张女士便同意出借。又因沈某称待银行账户解封后即可还款,故张女士一直未要求沈某出具借条。
自2016 年至2020年期间,张女士通过微信、银行转账共计出借给沈某95万余元。后来张女士因资金紧张,再加之二人已经分手,于是张女士多次向沈某催讨借款,但沈某每次都以各种理由推脱。
2020 年时沈某曾称银行账户解封可以还款,张女士本以为钱可以讨回来,但后来沈某却又称钱款被路边滴滴司机偷走了。基于对沈某的信任,张女士也就没有再催讨。
2021年,因二人张女士担心借款要不回来,再次向沈某催要,沈某称钱款已追回可以还款,但拖延了数日后仍未还款。
之后沈某更是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张女士无法联系到对方,更不知对方身在何处!
这下,张女士彻底意识到自己被蒙骗了!于是四处打探,经几家律所对比之后,来到了上海申沪律师事务所咨询。申沪律所指派了民间借贷纠纷诉讼经验丰富的李律师承办此案。
咨询室内,张女士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李律师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张女士并没有让对方打过借条,但每次都是通过银行或者微信转账,因此存有相关交易记录。
在对案件进行了迅速研判后,李律师精准的定位了案件焦点在于系争钱款是否是借款。
李律师向张女士细致地解释道,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除钱款交付事实外,还要求双方确已形成借贷合意,因此目前的案件关键点在于梳理出完整的证据链。
李律师在提出了初步的诉讼方案后,张女士也对李律师全面的法律分析及解决方案表示认可。
李律师着手调查案件过程中,详细梳理了自2016年至2020年期间张女士与沈某之间数笔转账交易记录,包括银行账户历史交易明细、支付宝转账电子回单、微信转账电子凭证、微信聊天记录等。
同时向法院申请了调查令依法调取了案件相关的材料,在与张女士多次沟通过程中,张女士提及沈某先前被起诉过,借此关键信息,李律师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查询到了相关信息,发现在相同时间内沈某也以他人名义贷了款,这无疑成为案件的突破口之一。在所有程序准备就绪后,李律师向法院提起了民间借贷之诉。
庭审现场,李律师提出
首先,根据微信聊天记录可以看出,张女士在给付沈某钱款后确曾持续性、多次性向沈某催讨还款。沈某并未直接否认还款,而系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张女士既提供了款项交付的证据,亦提供了其向沈某催讨还款的证据,可初步证明其与沈某之间存在借贷关系的事实。
其次,结合沈某在另案中曾认可其在相同时间段内曾以他人的名义进行网络贷款的事实,张女士就借款关系成立的举证已达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系争钱款系借款性质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最终,经法院审理查明,采纳了申沪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如下
一、被告沈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张女士借款本金人民币95万余元;
二、被告沈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女士以借款本金人民币95万余元为基数,以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为基准,自2022 年2月25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的逾期利息。